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举办“大中小学同上一堂博物馆思政课”活动

时间:2025-05-20 点击:

“这个是明清征收皇粮的‘官斗’,大家可以拿着它摇晃一下,体会一下古代税粮如何征收的”、“这块砖的记录,说明了当时仓储的漕粮来自于江南苏州的田租,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使当时皇粮国税的征收更加集中”5月17日下午,在南京市税收博物馆“运河税韵”专题展区,来自我院的大学生“小讲师”正拿着复刻的明清文物征税工具“官斗”,给来自南京市健康路小学的小学生们讲解古代税粮的征收过程,带他们亲手体会通过摇晃手法制造税粮征收的“虚满”假象和猫腻,有趣的体验引起小学生们的阵阵感叹。

49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由南京税收博物馆与财政与税务学院牵头,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南京市健康路小学共同举办了一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博物馆思政课”活动,相关专家及大中小学师生等共50余人,现场倾听了这场“穿越千年”的创新思政课。

课前,由我院“红途税月”志愿讲解队带领中小学生们体验了最新推出的“运河税韵”触摸展品互动区和历史场景还原影视区。随后,来自南京市的小学、中学、大学的三位教师代表带着学生们,把“教室”搬进了南京税收博物馆《运河税韵里的千年变迁》专题展厅。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大、中、小学的老师们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大运河沿岸的税收变迁,开发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课程体系,依托南京税收博物馆《运河税韵里的千年变迁》主题展览,以及触摸展品互动区和历史场景还原影视区,将财税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的动态统一。

本次思政课由南京市建康路小学陈翔宇老师结合大运河税收文化主讲了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南航附中高二历史组的邢小磊老师主讲了《大运河税收文化里的古代赋税制度》,讲述了大运河千年漕运史承载了古代税赋制度、经济治理的智慧;我校财政与税务学院李雪莹老师则分享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通过回顾大运河税收近代的变化,以故事串联的方式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位老师的讲解由浅入深,深刻揭示了税收政策在历史进程中对区域发展、民生改善及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深远影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同学惊讶地说:“原来税收不仅关乎国家,还影响着我们爷爷奶奶辈的生活!”还有同学在小组讨论中兴奋地分享:“通过运河税收的故事,我终于明白课本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真正含义了!”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财税文化大中小学一体化馆校思政教育教研中心”挂牌仪式。该中心将以“财税文化”为切入点,以“博物馆思政课”为载体,通过“双师共研、双师共教、双师共评”,共同探讨“大思政课”建设路径。

南京税收博物馆馆长魏军波表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之一提到了‘青年的力量’,今天成立的馆校双师教研中心,将成为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博物馆思政教育实践的平台,并通过青年力量激活博物馆思政教育创新。”

院党委书记陈苏介绍,今后将以财税文化馆校思政课教研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牵引作用,联合财税博物馆,吸引更多大中小学的加入。通过实景教学与教学研讨,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馆校思政课合作模式”。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德经楼4楼

邮  编:210023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